2011年以来,国内外经济增长减速,进口500不锈钢栏杆行业遭遇高产能重压,钢贸商们已经先于钢铁企业感受到了市场的“寒意”。截至目前,上海地区逾万家钢铁流通企业中,已有近一半已经倒下,而华东地区的钢铁流通企业也倒下了20%~30%。究其原因,“钱荒”的突然来袭,成为了压倒钢贸商们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“寒冬”中,为数众多的钢贸商该何去何从,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秘书长陈雷鸣呼吁,国内钢铁流通企业必须加快从贸易商向服务商的转型,同时有效延伸产业链,提升抗风险能力。
谈及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,陈雷鸣认为,钢铁流通企业必须实现从贸易商向服务商的转型,从赌行情、赌差价过渡为拼服务。同时,延伸产业链,从事深加工,缩短供应链也是转型之策。
“相比单纯的钢材贸易,可以说,深加工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利润点,发展深加工将提升钢铁流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。”陈雷鸣表示,甚至一些实力较强的钢铁流通企业,通过参股钢厂、参与铁矿石贸易、与钢厂合建加工配送中心等方式来分散风险,提升综合实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延长产业链也就意味着缩短供应链,从而降低物流成本,通过提供从钢厂直达用户的“点对点”服务,省去中间仓储环节。
在陈雷鸣的眼中,与钢铁行业一样,经历了前段时间的高速发展,钢铁流通行业目前已经步入了平稳发展阶段。经过至少三至五年的调整周期,更大规模的优势企业将出现,而中小企业的运作也将更加规范,整个钢铁流通市场势必得到净化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