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气污染与环境治理的高度关注和思考。在应对气候变化、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,我国政府明确提出,“十二五”期间,将通过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,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并批准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,并且7个省市已承诺在2013年底前全面启动这项工作。实际上,在此次“碳交易”试点之前,很多省市已成立了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所或能源环境交易所,但这些交易所大都处于“有场无市”的尴尬境地,且少有高耗能企业参与。根据已公布的方案,电力、进口450不锈钢栏杆、有色、建材、石化、化工等行业成为第一批被强制纳入试点的行业。那么,“碳交易”对钢铁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?如何解决随之而来的问题?
“碳交易”也属于一种金融活动,运用经济手段来实现节能减排并创造经济效益。国外的经验表明,要想让这种经济手段发挥作用,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流动性,要有金融市场的支撑。但是在金融方面,中国的经验还很不足。现在,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瞄准碳金融概念开发相关产品,以便在未来庞大的“碳交易”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怎样确保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,实现节能减排,是当前钢铁企业最关心的事情。对于国内来说,“碳交易”作为一个新兴行业,亟须完善法律体系来规范参与主体的行为以及行业标准等,全国性法律法规的缺乏也是我国“碳交易”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。未来我国的“碳交易”市场从区域交易平台体系扩展到全国之后,将难免会遇到更大的系统性难题。
依照欧盟经验,“碳交易”体系的搭建是从基础排放数据统计,到技术和规则配套,再到交易管理办法和管理平台设计。而中国的“碳交易”市场建设是先有国家目标、规划和管理办法,却缺少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。形成科学有效的全国性“碳交易”市场,显然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。
|